导航

老子《道经》第三十八章:解码上德与不德的奥秘 for 修行的探索
点击数:467次  更新时间:2024-05-08 10:46

佛法无边

 

第 38 章:上德不德

上德无德而有德;下德不失德而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无为而无不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无应,则嚣(rǎ

ɡ)臂而投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者,忠信之薄(báo),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华之道也,而愚之始也。是故大丈夫在其厚,不在其薄;其实不在其华。故去彼取此。

从37章之前主要讲的是天道天德,天道天德包括心法,让我们在人道中如何修正自己修正自己。从38章到81章,全篇都在讲人道和地道,先讲在人道中如何生存,在人道中机缘来了,我们还要修炼,还要返朴归真。所以,老子费尽心机让我们明白,但两千多年来明白的人真的不多,有几个明白的人,没留下什么话,没留下什么抬腿就走。所以现在很多人不明白《道德经》到底说的是什么,从哲学上去考证,从文学上去翻译它,也是对的,至少让大家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啊,但是这个翻译水平很低。现在我们从天道从自然法重新整理,因为我对《道德经》修炼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放下,一直在研究,结合佛法终于明白了《道德经》里的密宗是什么。

每个人都必须全神贯注。如果自己不用心,那么别人说的话也只能是过耳边风。古语有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能不能吸收,就看你个人的取舍了。

上德不失德,是为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谓无德上古之时,民风淳朴,上下无事,君民相乐,与道合其天,一任其天,人顺其性而行、 而彼此间没有道德观念,与天地同流合污,不教而化,无为而成,道德自成而道德为一,仁义礼智与之不悖。合道德而论,道为体,德为用。道德与仁义礼智合在一起,道德又是体,仁义礼智又是用。在古代,这都是一体的。

上德者,与道合,与天地合,不知道德的概念,这样的人做事情自然发自内心,无为而无不为,无迹可寻,这样的人德是常在的。

德行较低的人知道有德行的人有好名声,为了这个好名声而去做,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去做,唯恐失去了德行,没有好名声,不像德行较高的人,诚心诚意,不问世事,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为了有德行的好名声,反而失去了德行。

后世圣人虽然为了百姓,而立道德之名,分为仁义礼智,其实道德之中有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之中又有道德,互不相缺。

民间有句俗话: 有心向善,虽善不赏;无心向恶,虽恶不罚。真正有德行的人,是追求自然本性的人,是无为而治的人。一心向善是一种虚伪,小说中常扮演大善人,表面上施舍一点东西,暗地里不知赚回多少。因为他是有意为善,虽善不赏,天知道他是有意炫耀自己,所以给他的赏赐很少,也就是无功不受禄。真正无心作恶的人,做了错事,但他不是有意不想做错事,虽然犯了错但不会给他太重的惩罚,只是人间的法律可能要给他一定的惩罚,但在天道上这种事是不会判刑的,因为天道是顺应自然的。也有很多正当防卫在人间虽然杀了人,但法律没有判决。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想啊,虽然作恶出于自卫而杀了人,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是因果的轮回,你也在度她,虽然他杀了人他的肉体没有了,但是他的灵魂可能会觉醒,觉醒了可能上天堂,不觉醒也许下地狱,这都取决于他的业力。

无为无念之德,犹如佛陀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知其果。"无念 "三字,意味着他早已了然于胸。就像坐公交车一样,该去哪里,去哪里,我都知道,所以做与不做,就像我的心一样,做了就行,不做就不碍事。

上德无为,当天下民风淳朴,淳朴自然,气随道行,大家共享一个无为的太平世界。都是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他的做事不是特意去做,而是自然而然地去做,不强求自己。

自以为有下德者,则处于无明状态,随妄念之流,享无常之乐,自以为有所作为。下德者处于无明状态,随妄念流转,享受无常之乐,自以为有所作为。人们并不遵循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是用妄想来做事,展示自己。

论仁为而无以为,在社会乱象丛生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善仁的主政者来实施仁政,从源头上治理乱世转危为安。此不能不有为,然虽处有为之事,然依时顺行,有为尚属无为,故仍合乎大道而天下治。

论义气者多以为有义气,在社会乱象丛生之时想平定社会,大兴扫荡社会败类之风,独霸一方,虽上下人物一新,但上行下效,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不可停止。比如梁山好汉属于行侠仗义之人,也是顺应天意而作,虽然后来义军不再,但在社会发展之初也是顺应一派之流而来,只是他们的行为不能使人心归顺啊。

德经》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一脉相承的,它将人心的本性提升到了人文精神的最高点,使人们能够返朴归真。

关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行为,在乱世中是没有人能理解他的,人心离大道越来越远,人们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往来,厚往薄来,施恩报怨,这样思想的人是不会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态的,所以关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行为是没有人回应的啊。比如禅宗里有个开悟的祖师叫赵州禅师,他问自己从哪里来?你渴不渴?那就去喝茶吧。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但人们却不明白。禅是一种自然的东西。既然渴了就先喝茶,聊着聊着又没有确切的话题可谈,就对着拔天山说,为了打破你的条条框框,就是要让你明白什么是道,什么叫禅,什么叫法。

然后,振臂一呼,掷地有声。社会乱了,改革掉了,百姓不得安宁了,利益如受侵害,干戈旋起。凭借胳膊粗用武力制服别人,就会使矛盾激化,也是动乱的根源。

所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对前面几句话的总结。其实,废德而有仁义,废仁义而有礼智,天下大乱。

失道亦即失德。古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为王者,则失其国;为人者,则失其人。易经》也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失德之后,仁义才会显现,因为人人有德,就没有仁义,人人平等,民风淳朴,合乎自然之道。没有了德,仁义才会显现出来,因为有了善恶的对比。比如,在尧、舜、禹之前,人打到猎物,大家平分,大家平等了,仁就不体现了,因为大家都有这个德。封建社会以后,美德慢慢丧失了,很多情况下没有体现出来。

在闵夫孝慈时期,所有的孩子都很孝顺,所以表现不出谁不孝顺。现在,床前没有孝子,就没有仁义了,仁义失去了,礼才显现出来。这整件事都是在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失去自我,失去了自我就没有了五常法,佛经里讲的五戒就没有了,出家人的戒律也好,十善业道的戒律也好,都没有了。没有了,得到的就是每天来索命的无常鬼。即使人不报复你,天也会报复你,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旦时候到了,受报是必然的。

老子在这里写了教人的心法、教人的方法,种种好处和好处说完了。后面38章讲如何做好人,和释迦牟尼佛说的经文没多大区别啊。释迦牟尼佛也是先大乘,后小乘,最后人道,人道之后又开始讲小乘、大乘。老子也是在前面传功法、心法,讲到最后,这次回到三十八章以后开始讲做人的德行,如果大家都做得很好,五常他就不用讲了,因为讲了也是多余的话。正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子孙没有足够的人德,没有足够的修养,失去了最原始的东西,老子才不得已上篇。他在写人道时,多多少少带了一点天道的影子。

礼者,忠信之薄,乱世之先也。现在人心越来越复杂,外事越来越多,忠信已经被破坏,还要崇礼来维持,这只是粉饰太平,不是心的自然流露。心要靠礼来维系,但心却一成不变,当心想要稳定下来时,却变得更加混乱。

我们现在要谈的是修炼的核心--忠实。既然走上了修行之路,就必须相信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相信上师不可思议的力量,相信佛陀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你不相信不诚实,抱着那种似是而非的态度就叫薄,薄就是似是而非,将信将疑的态度,这个时候就会给你一个杂乱无章的秩序,每天都是昏昏欲睡,说看就看,说读就读,说修就不修,然后就是胡言乱语,这个就叫乱之首,你的心是乱的,脑是乱的。

前识者,道之华也,愚之始也,前人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每况愈下,不合乎大道,人心浮躁,虚伪狡诈,是为愚之始。

就自性而言,它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产生的变化。在后天心性不遵循先天本能的情况下,你的愚痴心性就开始了。只有当后六根、六识遵循大道时,我们的智慧才开始发光,愚昧才会消失。如果你不随道,后天的心很执着,你的道就封闭了,光明就没有了,愚痴就蒙蔽了心,无明之心就遮住了你的阳光,遮住了你的摩尼宝珠。

老子《道经》第三十八章:解码上德与不德的奥秘 for 修行的探索

大丈夫在厚,不在薄,在真,不在华。因此,真正的伟人应该做到厚德而不薄生。居其薄,心无慈悲,不能与万物融为一体,此时更不能做到物我两忘,不能做到浑然一体。

我们只有掌握了六根,使六根和六识完全与生俱来的本能相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心中的那种能量就开始喷发出来,我们自性的大道和外在显现的宇宙大道就完全融为一体的时候才叫天人合一。当天人合一的时候,其实不要活在它的绚烂之中,这个时候的心是非常纯净的,只有当我们真正和神和道达到一致的时候,这个神就是变化莫测的道,我们才不会为了那种虚幻的绚烂而去执着,也就是说我们不执着于那些虚幻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弃那些浅薄浮华的东西。

所以,去其浮华,取其厚实,则去其浮华。取此,取其厚实,取其厚德。只有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真正达到了修行人的资格,也就是人道上的凡夫俗子,佛家讲十善业道。你把十善业道做好了,就是厚德载物,把我们的薄与华去掉,薄与华在佛经里叫恶,把恶断掉,留下善,善就是厚德载物,就是留下最醇厚最真实的这种法,就是大道。

标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2019-2030 发心念慈网 京ICP备2022033641号-1 发心念慈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